集群贤智慧 谋发展大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薛澜
近年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牵挂关心的医疗教育等问题。在2006年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制定工作之后,又于2008年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为2020年前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绘制蓝图。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特别强调制定《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现代政府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重要方式就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政府的基本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议程设定、政策规划与设计、决策执行等基本步骤。在一个现代开放的社会中,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与政策实质内容同等重要。政策制定过程本身的变化往往体现着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经历巨大变化的30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党和国家“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可以说,这次《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本身就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最好体现。
议程设置反映民意
首先,从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来看,随着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利益诉求也更加复杂。各种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千头万绪,纵横交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把握大局,抓住关键,把解决当前的矛盾和问题与规划长远发展的大计相结合,就成为考验一个政府执政能力与政策水平的重要体现。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30年。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大加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本届政府在其工作的第一年就启动《规划纲要》的制定,这恰恰体现了党和国家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把研究解决当前社会关心的困扰教育改革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放在首位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事业在民族振兴大业中的战略意义的清醒认识以及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意志。
政策规划广纳群言
政策规划与设计是政策议程设置之后的重要步骤。如何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提高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水平,是搞好政策规划与设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考验。本次《规划纲要》在政策规划与设计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规划纲要》制定工作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规划组织了重大战略专题的调研工作,聘请了50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和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实践者,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参与人员达数千人次。同时还委托了国内及国际相关研究机构、民主党派、教育领域的专业协会、地方教育部门、驻外机构等机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同时,《规划纲要》制定工作还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倾听民声,问计于民。一方面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民讨论,梳理社会关注度高、对教育事业发展影响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安排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在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这样大规模的专家咨询与全面参与也是由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战略意义及政策特点所决定的。教育事业在一个国家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在当今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这个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成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将长期面临着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挑战。此外,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教育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需求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在当前中国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挑战下,如何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释放教育事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拉动内需方面的巨大潜力,也是国家公共政策领域急需破解的难题。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其内在的科学发展规律。教育事业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服务。这些教育服务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别,有些是标准化比较强的典型的公共产品,有些则是差异性突出的个人产品。这些差别使得由谁来提供这些服务,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如何支付这些服务等问题变得十分复杂。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制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认真探索研究不同教育服务的发展规律,努力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呼声。可以预料,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学者之间、社会各个方面、广大公众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各种利益集团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政策讨论及政策方案设计。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听取不同声音和意见,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交流中取得共识,将是影响《规划纲要》成败的一个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关于中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讨论也为进一步改善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试验平台。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才能够把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意志与人民群众对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的期盼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
决策执行艰难抉择
决策与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应当说,中国在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很多重大问题上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例如,如何彻底从体制上解决义务教育的资金保障问题,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保障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自主权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找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出路问题等,都是本次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无法回避的难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理由期待,在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下,在国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们能够看到一个高水平,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规划纲要》的诞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